《南京照相馆与731》:我们不是观众,只是幸存者的后代
看完《南京照相馆与731》,影院里灯光亮起,沉默却比任何声音都更震耳欲聋。这部电影没有用视觉奇观渲染血腥,没有用煽情配乐强行催泪,它克制的镜头语言反而成为一种沉重的留白——那些没有直接呈现的残酷,恰恰逼着我们去想象一个更黑暗的真实。
看完《南京照相馆与731》,影院里灯光亮起,沉默却比任何声音都更震耳欲聋。这部电影没有用视觉奇观渲染血腥,没有用煽情配乐强行催泪,它克制的镜头语言反而成为一种沉重的留白——那些没有直接呈现的残酷,恰恰逼着我们去想象一个更黑暗的真实。
那是一九四五年的东北,是几百万人民的家乡,也是被日本摧残过的地狱。
2025年9月18日,在“九一八事变”94周年纪念日之际,一部以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为核心的电影《731》在全球多地同步上映。在浙江义乌的一间影院里,一位91岁的细菌战幸存者颤巍巍地攥紧座椅扶手,当银幕上重现日军将活人绑在手术台上进行鼠疫实验的场景时,老
当《731》的海报出现在影院门口,红色的“真相”二字格外刺眼。有人说:“这电影必须让所有人都看!”有人说:“孩子太小,看不懂也承受不了。”关于“全民观看”的争论,其实藏着更深刻的问题——我们该如何面对历史的“重量”?
2025年9月18日,浙江义乌的银幕上,电影《731》的镜头缓缓推进,冻伤实验中人体组织结冰的脆响、毒气室里孩童的啜泣、活体解剖台上颤抖的双手……这些画面让91岁的细菌战幸存者潘奶奶攥紧了手中的纸巾。当影片中日军将沙门氏菌混入难民粥食的场景出现时,她突然抬起布
今天,这位91岁的细菌战幸存者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影院观看了《731》。看完电影后,幸存者激动地表示,电影里的情节太真实了,和当年自己在村里经历的简直一模一样。
9月18日,一个特殊的日子,电影《731》全球首映,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。其中有一位特殊的观众,91岁的王永章老人,他是细菌战的幸存者。当电影中的画面一一展现,那些真实的细菌战罪行仿佛将老人带回了那个黑暗的年代。他激动不已,泪流满面,当众痛斥日军的暴行,每一句话
“疼,太疼了……”黑暗的影院里,91岁的细菌战幸存者颤抖着攥紧拳头,银幕上日军731部队进行活体剖腹实验的画面,让他瞬间红了眼眶。这部还原历史真相的电影《731》,于他而言不是艺术创作,而是一场穿越数十年的“记忆重现”——影片里的每一处残酷细节,都与他年少时亲
后生化时代,海上安全堡垒,此时的陆地已经被污染,遭遇强烈核辐射产生基因变异的生化幽灵及终结者占领了五大洲。人类被迫撤退至海上,水资源已经完全被污染发黑无法使用。作为幸存者,你需要躲过海上的各种天灾及海底的生化巨蟒。这套房子是你活下去的唯一保障,需要获得食物、水
谁能想到丧尸竟假扮幸存者哀求大妈开门,怎料就在大妈伸手去够门栓时却不慎踢倒了地上的水杯。结果就在大妈弯腰去扶的刹那竟无意间看到男人的手有点不对劲。紧接着她就惊恐的发现对方发青的眼窝里那双眼睛充满了饥渴。
看到门外的幸存者在苦苦哀求,小姐姐刚要好心去开门,却不慎将水杯踢倒。而就在她弯身去扶起时,却突然看到对方的手指怪异,格拉崩上的抓痕也隐约可见,立马意识到对方已然变异成丧尸。于是灵机一动,将杯里的水缓缓倒在了地上。
【《即将消失的她们》CGTN跨国联合摄制 记录中菲“慰安妇”幸存者珍贵影像】她们,曾在战火中失去童年、被迫沦为性奴;她们,在战后的漫长岁月里选择沉默,将痛苦和孤独深埋心底。CGTN国际合拍纪录片《即将消失的她们》,跨越中国与菲律宾,追寻二战期间慰安妇幸存者的命
汤姆·斯道尔是印第安纳州小镇上一位温和的餐馆老板,与妻子和两个孩子过着平静生活。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上映之后直接热搜拉满,从“给哪吒冲票房”到“带着哪吒和敖丙冲出国门”也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。
以21 世纪初的黄金时段电视剧《迷失》和最近的 Apple TV 系列《Severance》为例,这些剧集的情节截然不同。《迷失》讲述的是南太平洋一座郁郁葱葱却神秘莫测的小岛上,一场飞机失事的幸存者们的故事。幸存者们各自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,这些秘密通过倒叙和闪
该片源自真实的“安第斯空难”,根据幸存者帕布罗·维尔西的回忆录《雪下百态》改编。